贵安新区打造海绵城市“贵安样本”

6日,《贵州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获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批复,试点建设区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7.3毫米,示范区内包括9大类75项工程,涉及1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9个公用建筑项目、31个道路项目、6个公园项目、5个管网项目、8个综合治理项目、1个污水处理项目、1个工业建筑项目、1个信息化平台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共计69.08亿元。截至目前,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共开工建设项目75个,其中已建成项目23个,在建项目52个,已完工区域面积为6.62平方公里,在建区域面积12.93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投资34.24亿元。

二、建设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之前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的传统模式,这一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设计理念。作为国家级新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新区本着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从规划层面就把海绵城市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到新区的各项发展及建设中,由“表”及“里”地从宏观的城市水系格局到微观的地块建设,探索一条贵安海绵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有力的建设管控机制将贵安海绵城市建设创新之路绘制在新区的大地上。

新区将始终坚持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促进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以建设“生态海绵、弹性海绵、活力海绵、智慧海绵”为目标,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生态本底

(一)地形地貌。新区位于华南喀斯特地貌的中心部位,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山间平原都有分布,以丘陵、山地为主。地貌主要分为喀斯特区和非喀斯特区,以溶蚀、溶蚀-侵蚀为主。

(二)降雨特征。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西风环流的必经之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往往易产生降水,且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月~10月,哈尔滨装修公司,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8%以上。枯季径流相对平稳。4月~11月均可能出现暴雨,而大暴雨在6月~7月出现的机会较多。

()下垫面分析。通过对中心区现状建成区的地表覆盖进行分类并统计得出如下结论:所有下垫面中,绿地面积约为27平方公里,约占中心区总面积的62.2%,说明中心区现状本底条件良好,保有大量的生态区。

(四)土壤渗透性分析。根据《贵安新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中心区出露地层简单,为三叠系和第四系。三叠系沉积范围广,构成下伏基岩,第四系伴随出现,
则为地表覆盖层,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红黏土,次要的是冲洪积卵砾石及砂土。强透水区和中透水区主要位于中心区东部,面积约占三分之一。弱透水区至极微透水区主要位于中部和西部,面积较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分解到各个地块和道路。分解流程为:个流域管控分区,其中重点分区为寅贡河、兰花河、车田河、湖潮河、汪官河、桃花河、装备园

米、支流两侧各控制管理体系

新区通过建设监测网络及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智慧海绵管理系统。在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内安装70台在线监测设备,进行不间断水质水量数据监测。同时辅以人工采样化验数据分析,反映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达成情况,为考核与评估提供依据。通过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对海绵城市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进行记录和监管,实现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智慧化管理。就此而言,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是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等看得见的“表面”,更是从城市格局出发,由各个地块、各雨水管渠系统、初期雨水污染去除系统、城市水系等方面构成的一个“表里如一”的完整海绵体。

(来源: 中国建设报)

该服务不产生任何费用,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