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场合,数字经济大放异彩;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数字经济正释放着巨大价值,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转型增长的新蓝海。
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各行各业,而一直以来在应用技术和管理创新上行动稍显迟缓的建筑业,数字化程度还相当落后。据麦肯锡2015年的统计数据,建筑业是美国数字化程度倒数第二的行业(排名最末的是农业),同时指出,这种传统再不改变,建筑业将面临“瓦解”的风险。但是,一体两面,现实的困境和建筑市场前景依然可观的态势,是否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触底反弹预留了巨大机会与空间?数字化是否能成为行业发展的未来新常态?种种疑问或可从一场行业的盛宴——2017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中一窥究竟。
“未来正来”之数字化支撑绿色住宅产品化
张建平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于发展绿色建筑与住宅产业化的需要,我们提出绿色住宅产品化的概念,试图将绿色住宅的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施工、部品生产到管理服务等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链。如何实现,数字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下面将从绿色住宅产品化全生命周期出发,重点分享基于数字化的五大关键技术、一大平台及其当前的研究概况。
一是绿色住宅产品化规划设计和评价技术,重点解决标准户型规划设计库建立的问题。基于BIM技术,通过对可提取的户型信息进行分析,建立标准户型之间的各种拓扑关系,进而进行户型相似度的自动排序,并实施实时的分析和评价。同时在建筑信息模型与施工过程集成的基础上预先进行施工和销售的耦合模拟,使规划方案得到可视化的动态展示。
二是数字化的设计关键技术,主要针对新型住宅产品化的住宅结构体系和配套技术研究。当前,主攻这项工作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已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发了3种新兴的住宅产品化的结构体系和配套技术,均通过了验收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则;开发了相应的模具生产流程并建立了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的设计,其标准构建库现已拥有1000多个标准构建来支持标准化设计。
三是部品的数字生产关键技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制定了部品的标准体系;解决了部品生产的管理技术,如生产线的作业计划及问题优化等;通过对部品流通供给与跟踪检测技术的研究、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与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的融合,实现了部品的生产、运输和装配过程的一体化,并以此进行跟踪管理,实现了融合发展。
四是数字化施工关键技术,主要针对基于质量安全基础上的装配式施工,重点关注装配式工艺与精细化技术,以及装配过程中自动定位与精度分析技术、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的监控与分析等。
五是数字化运维管理关键,主要指对绿色住宅进行绿色安全性能的动态监控和评价等。
基于对五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相关开发,最终开发出了一个基于BIM的绿色住宅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主要包含基于上述五大技术开发的5个应用系统。它们独立或集成运行,平台可以对其进行数据整合和管理,进而做到综合分析和评价。从对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到绿色住宅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开发,为设计标准化、构建部品化、施工装配化和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应用工具及机制。
“未来正来”之数字经济时代的特色小镇与产业园区建设
刁志中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数字经济和特色小镇融合将产生一些新的典型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态聚合,包括产业聚合、项目聚合、科技和人才的聚合,多种要素聚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产业化的化学反应。在小镇和园区的开发商也将突出平台+生态组织的特点,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搭建平台,按照众创、众筹、众享和众扶的理念开发。未来的产业小镇更像是纵向一体化的聚合,是围绕着客户的最终需求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的要素融合。
第二个特征是绿色发展。这是一种发展大势,要求注重用科技的手段实现绿色建造,建设更加绿色与智能的城市。同时,要求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全过程及现场环境进行绿色智能检测。
第三个特征是智慧支撑。未来特色小镇将是更加智慧的:首先是建构过程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建造;其次是在小镇的发展形态上也将采用更多的智慧建筑,发展更加智慧的产业,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之间的连接也更加智慧;最后,将更多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政务管理、物流管理、医疗管理和设备服务等全方位的智慧生活。
无论是发展特色小镇还是建设产业园区,都离不开建筑产业的支持。建筑业业已站在了数字经济的风口上,通过促进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我国特色小镇和园区智慧化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目前,我们迫切要做的就是要以各类平台(如数字建筑产业平台)和联盟(如中关村智慧建筑产业绿色发展联盟)为纽带,用数字建筑构筑一个更加绿色、智慧、生态的新世界。
“未来正来”之携手同行 共赢数字经济红利
郑志彬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部副总裁兼全球智慧城市业务部总经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目前虽处于经济新常态之下,但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向好。城镇化是整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源之一。2016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4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7.35%,相较于2012年的统计数据分别提高了5.9%和4.75%,预计未来20年左右中国的城镇化率可达到80%。在此趋势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建设行业仍然是一个黄金行业,只看如何把握这未来的20年。
智慧化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城市建设及转型的主旋律,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是驱动城市、园区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大数据可以说是未来整个城市智慧化最核心的基础,“华为云”的目标就是为了让数据能够整合到一起。在“建筑云”方面,华为选择了在建筑行业拥有深厚功底的广联达。我们双方将在云计算领域,共同规划和开发基于华为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和私有云解决方案的“建筑云”,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及平台优势,加速新技术在建设行业孵化落地,实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专业应用信息化在建设行业的融合应用,支持建设行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美好时代。
在数字经济时代,华为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由以前的“被集成”战略转变为平台和生态双轮驱动战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战略定位跟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推进中国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把更多能量、更多伙伴、更多价值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助力中国的数字化转型走得更远更好,同时去获取数字经济的红利。
“未来正来”之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变革
孙 英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
迎面而来的互联网时代和数字化变革,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的思维方式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对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认知方面,我认为建筑业必将迎来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变革。
当前的BIM技术应用已经为建筑的定位和表达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但当下的应用相较BIM的实际价值只能说是冰山一角。未来,伴随着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会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BIM技术会使行业的协同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很多串联的工序会变为并联,行业分工也将发生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BIM技术是城市建设、运营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基础和支撑。以案例来说明,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牵头建设的北京市行政副中心6平方公里核心区的三维数字化工作及管理平台,是以BIM技术为核心,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有效控制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二是自然生成工程数字化的竣工模型,为未来的城市数字化管理提供准确的工程数据;三是集成建设数字化城市模型(BIM+GIS),为通州智慧城市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通过BIM技术搭建平台可以实现数字化设计、空间和数据可视化、多方协同、虚拟建造和价值数据复用,并与GIS搭建的平台进行叠加,从而形成能够承载各种城市信息的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和智慧城市大数据,这样的大数据才能够支撑智慧城市的管理和运维。
当下,很多的智慧城市有概念没数据,唯有将BIM技术和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才能解决问题,并带来无限的可能。由此带来的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教育以及智慧医疗将系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使城市更加可持续发展。
数字建筑: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访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高级副总裁刘谦
本体论:数字化 在线化 智能化
面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数字建筑应运而生。何为数字建筑?如何实现?其对建筑业转型升级有何重要意义?为一一解惑,峰会期间,本报专访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总裁袁正刚、高级副总裁刘谦。两位数字建筑方面的专家分别从数字建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数字建筑的内涵、本质和实施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数字建筑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本体数字化的概念。”采访伊始,袁正刚特别强调。他表示,数字建筑拥有三个典型特征,即“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其中,数字化是基础、在线化是核心、智能化是深度应用。
数字化,简单点说,就是将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和数据,再以这些数字和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数字化包含“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三个重要内容,必须是贯穿设计、生产、施工和运维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包括人员、工具、方法和流程等在内的全要素,涵盖各方主体的数字化。
在线化,即通过将“实体建筑”各要素(包括管理与生产要素、各类终端等)实时在线,与基于实体建筑大数据的“虚拟建筑”形成数字双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设计、施工、运维将不再“各自为政”,交付物也将极大地与设计方案等同。
智能化,即通过人工智能达到全面感知、分析认知、科学决策和精准执行,对象包括施工现场环境、整个流程各环节效率、潜在问题,乃至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工人等。智能化不仅能以人工智能代替人力,还能让很多人力做不到的施工过程成为现实,让未来的建筑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基于对上述三大典型特征的分析,袁正刚表示,数字建筑能以核心引擎的力量有效提升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及其整体能力,引导行业从关系竞争时代向能力竞争时代转型,最终达成“提升建筑业及建筑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根本目的。
认识论:源于科技 成在战略
数字建筑以CPS(信息物理系统)为依托,以BIM、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关键支撑。“从一定程度上说,数字建筑的发展有赖于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决定于行业对于新技术的拥抱程度,但其实现的根本,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战略。”袁正刚表示。他认为,从认识论上讲,数字建筑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行业业务战略,而非简单的技术手段或技术工具。
“正是因为对于数字建筑存在一定的误解,仅从技术变革路径出发,致使部分项目和企业在推进过程中后继乏力。”刘谦补充道。他表示,唯有将数字建筑置于战略的高度,方能真正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和全参与方的数字化,从而促其承担起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变革的重任,形成竞争优势甚至于竞争壁垒;也唯有保持战略定力,方能在数字建筑的推行过程中,积极拥抱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不至于在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与新名词前迷茫无措或浅尝辄止。
“在广联达众多的数字化企业服务案例中,湖南建工当属其中的典型代表。而我本人对于他们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毫不意外。因为第一次接触湖南建工,他们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仅技术部,上至企业决策层,下至商务部、财务部、审计部等,对于数字化都具备较为成熟的认识,相互配合、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也很强,我想这就是企业战略推动力的具体体现。”袁正刚为我们分享了湖南建工的成功案例。他表示,类似案例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即战略认同下的协同推进。
当前,数字建筑战略认同在部分先行企业层面,较之从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打样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袁正刚表示。他认为,“打样策略”即有策略地、分阶段推进数字建筑。当前的“样本”集中于项目部层面,目标直指“让每一个项目成功”:项目进度加快50%、成本降低1/3、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满足质量安全目标(参考英国政府制定的建筑业2025年目标)。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从数字项目平台到数字企业平台再到数字产业平台,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一点点的努力,不断积聚与提升行业及企业对于推行数字建筑的信心和能力,逐步实现行业层面的战略认同和大力推行,从而让数字建筑的理想之光照亮建筑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方法论:吹响“集结号” 重构生态圈
“数字建筑战略化发展一定不能靠单打独斗。”刘谦表示。据介绍,广联达基于多层面的系统化研究,认为必须最少充分融合三个方面的主导力量,数字建筑方能真正立于行业转型升级的潮头,发挥出引领作用。
一是企业的力量。那些市场观念强、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有活力的使命型企业是任一时期、任一类别转型与变革永恒不变的主体,数字化转型也不例外。他们将是数字建筑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将以企业价值的提升、竞争优势的构建形成示范效应,带动追随者抛却犹疑与无措,专注于数字建筑本身及由此带来的核心能力建设,在一场场数字风暴中引导企业发展、行业进步。
二是政府的力量。近年来,BIM、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加速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支持和推动。数字建筑战略的推进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政策红利的加持。借用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的观点,政府的两套推进方案:倒逼机制与示范和奖励机制,是当前数字建筑战略急需的养分和助推器。
三是资本的力量。跨入资本经济时代,同时面临“互联网+”的冲击,传统产业模式难以为继,行业新型增长动力不断萌发。在这其中,资本的力量不容忽视。数字建筑战略如有资本的护航,必能如虎添翼,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和介入其中,通过结构、组织等重组,实现从“石墨”到“金刚石”的增值效应,大大提升数字建筑战略的作用力、价值力和影响力。
“我们希望这三股力量能够以先发力量去影响和带动各参与方从接触到尝试、到接受、到实践,一步步将数字建筑推向行业战略的高度,并以此构建新的生态系统与产业平台。”刘谦说。他指出,这也正是以“数字驱动、融合创新”为主旨的2017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举办的最大目的,也是其最大价值。“1500多人的大会,集合了行业内外包括企业、政府、资本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一个共话数字经济与数字建筑的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的平台,这是当前努力的结果,更是未来努力的开始。”刘谦表示。
如果说2017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吹响了数字建筑战略推进的“集结号”,那么,会议期间广联达与华为的签约,无疑是号角的“最强音”。此番签约合作并非简单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而是基于开放共享之数字建筑生态系统和产业平台构建的战略性举措。据袁正刚介绍,双方将在建筑云、智慧工地、智慧建筑等领域开展合作,开启建设行业数字驱动下融合创新的实践之旅,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核心能力建设方面提供有益探索与实践的同时,实现共同的价值追求与责任担当。
(来源:中国建设报)